模块一教育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56.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遗传是不可以改变的
B.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C.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主要起积极作用
D.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个体发展具有巨大作用,促进个体发展从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57.“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这句话反映了什么因素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
A.成熟
B.遗传
C.教育
D.环境
58.认为“人的能力由遗传得来,受遗传决定的程度如同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织受遗传决定一样”的学者是( )。
A.霍尔
B.朱熹
C.高尔顿
D.老子
59.学生身心发展的可能性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可塑性是由( )提供的。
A.遗传素质
B.环境
C.学校教育
D.社会
60.“建国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点击下一页查看答案与解析》》》
56.A 【解析】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会随着外界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介入而发生变化。
57.D 【解析】“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这句话说的是同样的橘,生长在不同的环境,所结出的果实和味道都不相同。这句话强调的是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环境对人发展的重大影响。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学校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学校把改造过的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意识形态等因素,经过有目的的选择和提炼,按照人的发展特点,以系统化的形式作用于学生,对人的影响巨大而深远。教育和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作用,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
58.C 【解析】高尔顿《遗传的天才》,认为“人的能力由遗传得来,受遗传决定的程度如同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织受遗传决定一样”。
59.A 【解析】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人的发展总是要以遗传获得的生理组织、一定的生命力为前提的。没有这个前提,任何发展都不可能。
60.A 【解析】“建国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出自《学记》,“建国军民,教学为先”的意思是古时候的君主,建设国家,管理人民,都是以教育为最优先、最重要的工作;“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的意思是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把教育作为统治国家和教化人民的工具,揭示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