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试题资料

首页 > 湖北教师招聘考试 > 试题资料

甲同学打扫卫生时打碎了一盘玻璃杯,乙同学偷吃时打碎了一个玻璃杯,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会以为( )。

华图教育 | 2021-03-19 18:14

收藏

  教育心理学:态度与品德

  16.( )发展的最高水平是形成道德信念。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7.甲同学打扫卫生时打碎了一盘玻璃杯,乙同学偷吃时打碎了一个玻璃杯,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会以为( )。

  A.甲同学错误大

  B.乙同学错误大

  C.两者都没错

  D.两者错误一样大

  18.皮亚杰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 )。

  A.自然观察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两难故事法

  D.对偶故事法

  19.根据科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

  A.“好孩子”取向阶段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20.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 )。

  A.依从

  B.认同

  C.内化

  D.坚定
点击下一页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解析

  1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品德的结构。品德的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道德认识是指对于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形成道德信念,是道德认识发展的最高水平。故本题选A。

  1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是以服从权威为主要特点的。此阶段,儿童思维正在由前运算思维向具体运算思维过渡,以表象思维为主,思维具有刻板性,作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尺度,反应在道德判断上的主要表现是单纯以数量判断错误的大小。所以针对题干中的情况,处于他律阶段的儿童会因为甲同学打碎的杯子多而觉得甲同学的错误大。故本题选A。

  1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在对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进行研究时,运用的是“对偶故事法”。故本题选D。

  19.【答案】C

  【解析】题考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科尔伯格将人的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三水平六阶段。根据科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也称为普遍伦理取向阶段。故本题选C。

  2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包括依从、认同和内化。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故本题选C。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