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试题资料

首页 > 湖北事业单位考试 > 试题资料

【面试热点】“95后”or建筑工人or全国人大代表

华图教育 | 2021-03-11 18:40

收藏

  邹彬是一名来自湖南的“95后”建筑工人,回想起第一次到工地上学砌墙的经历,他说:“当时在工地上砌墙,砌得越多,工钱就越多,但我只要觉得不美观就推倒重砌。那就是我对‘工匠精神’认识的萌芽:要干活,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标准,坚持就有收获。”

  2014年,邹彬参加了中建五局建筑比赛,得到了砌筑组第一名,又陆续参加了行业更高级别比赛,一路过关斩将,最后进入了国家集训队。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邹彬获得了砌筑项目优胜奖,实现了中国在这一奖项上零突破。得奖的那一刻,邹彬对“工匠精神”又有了另外一层认识:要用十足的韧性接受挑战,用十足的耐心追求极致。“说实话,我对自己的实操技术有信心,但由于读书少,我对几何知识、图形测算几乎无法理解,直接影响了作品美观,这让我非常难过。那时候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一定要坚持下去,为国出征,吃再多苦我也不怕。八个月时间内,我就这样反复练习,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邹彬说。

  参加今年的全国两会,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邹彬建议,要加快推动农民工向新型技术产业工人转型。“我特别想对更多的农民工兄弟姐妹们说,坚持干一行爱一行,成长为大国工匠,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真诚地希望全社会都更加关心关注农民工群体,让我们有更多学习提升、改变命运的机会。”

  (来源:互联网)

  “95后”建筑工人邹彬,16岁学习砌墙,19岁获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的优胜奖,23岁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他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

  请谈谈你能从邹彬身上学到什么?

  每一位优秀的人物身上都会有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就如同题干中的邹彬一样。作为一名建筑工人,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们不能只看见他辉煌的一面,更要关注他辉煌背后的付出和努力。

  从邹彬身上我们学习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邹彬作为一名留守儿童,初中辍学便来到工地打工。在一般人看来,他的成长环境和自身条件并不好,与世界技能大赛、全国人大代表这些词语几乎沾不上边。但他硬是凭着自己的惊人的信念,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成长,在一次又一次的比赛中不断进步,最终获得了世界性的奖项。其实这也在告诉我们,不论我们身处怎样的外部环境,我们都要有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理想信念,努力拼搏、逆风而行,方能收获成功。

  第二、要有认真踏实的品质。

  不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认真,只有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工作才会越做越顺、越做越好。就如同邹彬的最初的砌墙工作一样,不认真,墙就会砌歪,那么整个建筑的质量就得不到保障。

  第三、要能做到不断的学习。

  世界在不断进步,工作的方法和技巧也在不断发展。如果一直靠着拿固定的“三板斧”,那么工作的进步和技术的创新也就无从谈起。这一点在邹彬的身上体现的尤为突出。作为初中辍学的他,刚开始时,相关的理论知识肯定不足。他在工作中也确实遇到了很多问题,如果他不去补充相关的理论知识,单纯靠决心和耐心,很难将问题解决。就如同圆的周长和面积一样,知道了相关的计算公式,很快就能求解。如果不知道,那么一个简单的问题瞬间就能成一座大山,挡在你面前,让你无法前行。

  以上三点便是我能从邹彬这个榜样身上学习到的。实际上我们能从邹彬身上学习到的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周边也有很多类似与邹彬这样的榜样。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拼搏,无私奉献。我们要善于发现周边的榜样,然后向他们学习,争取在自己的岗位上也能做出一定的成绩。我们也要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梦想。因为我们都是追梦人,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梦之路上踏上一小步,那么我们伟大的中国梦也就往前走了一大步,我们的祖国也必将繁荣昌盛。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