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试题资料

首页 > 湖北教师招聘考试 > 试题资料

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动手能力强,有的人善于口头演讲,有的人善于书面写作。这说明人的发展具有( )。

华图教育 | 2021-03-28 16:59

收藏

  模块一教育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31.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动手能力强,有的人善于口头演讲,有的人善于书面写作。这说明人的发展具有( )。

  A.能动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

  32.当代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在他曾经担任校长的帕夫雷什中学创立了几十个兴趣小组作为选择,这反映了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 )。

  A.顺序性

  B.稳定性

  C.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33.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这是一种( )。

  A.外铄论的观点

  B.内发论的观点

  C.多因素论的观点

  D.综合论的观点

  34.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却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的相反道路;在恶劣的环境中,有的人却出污泥而不染。这种现象说明( )。

  A.人的发展不受环境的影响

  B.人们接受环境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C.好的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坏的环境对人的发展有利

  D.人是环境的奴隶,个人发展是好是坏,完全由环境来决定

  35.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 )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A.威尔逊

  B.格塞尔

  C.华生

  D.洛克

 点击下一页查看答案与解析》》》

  31.C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题干中的“有人……”排比,体现的是人与人(即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32.D 【解析】题干中的“几十个兴趣小组”是根据的帕夫雷什中学学生的不同兴趣而创立的,反应了学生之间(即个体之间)的在兴趣上的个别差异性。

  33.B 【解析】“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由此可见,题干中的观点属于“内发论”的观点。

  34.B 【解析】人才成长中的逆境定律充分说明了人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积极主动的实践过程。

  35.A 【解析】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而心理学家格塞尔则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他认为,人的发展受基因决定的特定的顺序支配,完成了一定顺序后机体达到成熟,教育要想通过外部训练抢在成熟的时间表前面形成某种能力是低效的甚至是徒劳的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